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功之路

2014-12-25 16:22:36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一泓清水,几湾小河,都曾是人们安放乡愁的地方

曾几何时,蜿蜒在浙江海宁乡村的一条条小河失却生机,不再清澈。孩童戏水,村妇浣衣,以前河边的寻常光景,也渐渐淡出生活。

如何找回遗失的美好?去年以来,海宁市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抓手,将市政污水管网覆盖至所有行政村。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海宁工作起步早,治理标准高,建管同步行,全民同心协力,创造了平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海宁经验。

在海宁,涓涓清流绕村走的景象开始回来了。海宁在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已连续16个月获得“良好”,四类以上水质占比达到55.8%。截至目前,全市35个整村整治村已累计新增受益农户3.03万户,累计投入资金3.04亿元。共敷设收集污水管网2258公里,建设检查井6.61万只、生态池143个。

“这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海宁市领导说,明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键之年,海宁将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嘉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既定工作目标,以努力实现治理率70%,新增受益农户4.5万户为目标,着力在推进工程建设,加强建设管理,狠抓长效运行上下功夫,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举措。

先行先试,工作起步早

走进海宁马桥街道利众村联合组,绿荫环绕之中,一个白色栅栏围起来的小池塘十分醒目,池水干净无异味。

“这里是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最后一站,汇集了附近40多户农户的生活污水。”马桥街道治水部门负责人说,经过生态处理之后,出水能达国家一级B类标准。

海宁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后,126个行政村都设立了推进试点,利众村是启动最早的村之一。利众村投资80余万元建设了2个生态池,收集2个村民小组的85户村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

农民看得见的是生活的变化,看不见的是这民生工程的背后故事。

目前,海宁市区生活污水入网率超过了90%,建制镇建成区污水收集率也已达70%。农村生活污水却分散在千家万户,收集难度大。如何将这“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在市、镇、村三级治水格局的“神经末梢”,海宁市动足了脑筋。

思路决定出路。海宁市有关部门先后赴桐庐、德清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学习先进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理念和方式,并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必须牵住规划这个牛鼻子,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海宁市“五水共治”办常务副主任祁建强说。

纲举,方能目张。早在2013年12月,海宁就制定出台了《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域总体规划》、《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和《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计划3年共治理农户10.6万户,其中2014年完成126个试点和35个整村,农户受益率达到30%以上,2015年完成70%,到2016年基本完成。

在此之前,海宁市从2011年起就深入开展治水工作,全市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已覆盖到所有行政村。去年以来,海宁因地制宜开展了5+13+16的递进式整村治理工作,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35个整村整治村已累计新增受益农户3.03万户,累计投入资金3.04亿元。共敷设收集管网2258公里,建设检查井6.61万只、生态池143个,目前各村正在抓紧工程扫尾。

尽收尽治,治理标准高

“你们真是动足脑筋,将农村生活污水一网打尽。”近日,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检查组赴海宁市开展年度验收,检查人员走村串户查看农污治理设施,高度评价了海宁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在黄湾镇(尖山新区)钱江村冷冰坞,农户家厨房外的隔油池吸引了检查人员的目光。这种隔油池,不仅有常见的隔油板、虹吸式出水弯等,还有一道独特的隔离,就是在隔油池与出水管之间增设滤网,这样可以防止厨房残渣随水流进入后道管网,导致总管网堵塞。“这个办法好,经验值得推广。”检查组人员不住点头。

在海宁农村,露天洗衣板很多,从这里流入河道的洗衣水比例也很高。为了接住这部分水,在洗衣板前造了围堰、沟槽和滤网,守住了这道“露天关”。生活污水“应收尽收”的范围如此之广,大大超出检查人员的意料。

“通过厌氧杀菌、好氧曝气、人工湿地3个步骤处理,出水可以直接排放到附近的田边河沟里,水质完全达标。”在盐官镇桃园村,村党委书记金正华带我们在一个生态处理池前,解释了工作原理,绿色植物模拟生物净化系统,可降解水中的磷、氨氮等成分。

要将农村生活污水一网打尽,技术创新必不可少。海宁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省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相关技术要求,制订下发了《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和要求(试行)》等一系列技术文件,并加强了培训指导,对镇、村(社区)负责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专门培训,开展培训活动近30次,累计培训了1000人次以上。

创意的火花,不时闪耀在污水管网建设之中。如,海宁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高标准规定了隔油池、接入室外洗衣板水等设施的设置要求,应实际需要设置隔油板(瓷砖、花岗岩、PVC板、砖砌等模式)、过滤网、虹吸式出水弯等,既扩大了污水收集面,又有效解决了厨房油污堵塞管理的问题。又如,在终端处理设施前的收集池中装入一用一备两台提升泵,有效解决平原地区污水入网问题。

与山区不同,充分考虑平原地区村庄规模大、地形平坦、村庄环境复杂等因素,海宁因地制宜提出了“三管两池”和“两管两池一生态”两种治理模式。把全部工程分解成“前一管一池”,“中一管一池”,“后一管或后一生态”,村里、农户做什么,镇里做什么,市里做什么,建设主体明确,责任清晰,分工合理。在规划设计时还充分考虑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的长远期规划,做到入网能入尽入,生态治理与长远期入网治理有机结合。

边建边管,成效已初显

“建得起,更要管得好。”海宁市“五水共治”办有关负责人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旦启用,后续管理必须跟上,才能真正将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对于村里污水处理情况,盐官镇桃园村党委书记金正华每天都一清二楚。“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给我发来短信。”他扬了扬自己手机,有点自豪地说。

“1号泵站:污水出水量1534kg,用电量0.93千瓦时,风机运行8.8小时,污水泵运行0.5小时……”每天上午9时,金正华的手机就会准时响起,无论他身在何处,一条短信便能掌握前一天的自己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这一切,得益于每天替他守着污水泵站的“远程自动管家”。

有了这套污水泵站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一条手机短信,金正华就可以掌握每天的污水处理量、电机运作时间、耗电量等指标,出现故障还会第一时间报警。

别看这个管家个头小,但用场很大,通过监控出水量,可以与每月的用水量作对比,观察损耗是否合理,管道质量是否可靠;通过监控风机,可以掌握每天的曝气时间是否充足,好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关键一步,每天少曝气一个小时,都可能导致处理不达标。

目前,桃园村在创新组1号、2号污水泵站试用了这名“管家”,成本约3000元左右。金正华介绍,今后可以适当降低计量精度,投入批量生产后,成本还会大幅下降,不会给整个污水治理系统建设增加明显负担。

此外,许村镇永福村正在探索第三方管理模式,委托第三方运管公司对已建成运行的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确保管理更专业,排障更及时。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多为隐蔽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的特点,及早谋划运维办法,海宁市制定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将试点的运维纳入“四位一体”保洁,确定了前“两管两池”、“后一管”和“后一生态”的责任主体及运维模式,规定了维护费用的补助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海宁还将管理关口前移至污水管网的设计建设中。为此,海宁建立了市、镇(街道)、村三级审核机制,在确定设计单位后,由市农治办会同所在镇、村,进行实地踏勘,综合实际情况,科学确定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村干部全程参与设计,并负责现场踏勘,确保设计合理性;镇(街道)根据图纸和现场情况进行复审确认;市农治办技术组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施工图进行终审。三级审查完毕后,才能进入招投标程序。

施工监管也毫不松懈。海宁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工程按标段成立综合项目部,规范工程管理。完善监理体系,建立了由镇(街道)政府主管、第三方监理、村民代表监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仅市级层面就已累计发出整改通知书87张。加强管材管理,综合确定6个推荐品牌,同时加强对管材的抽样送检,择优汰劣,确保管材质量。

群策群力,全民同治水

眼下,海宁吹响了全民治水的集结号

冬日暖阳下,在利众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Ⅱ标的一段,村道边露出一条条沟渠,旁边堆放着黑色的管道和灰白色的水泥板,一台挖掘机正隆隆工作着,五六个工人或拉着装满水泥板的小车,或拿着铁锹处理泥土,2名监督员紧紧地跟着施工队伍,还有一名监理不时过来督查,各施工环节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让村民参与到民生工程中来,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利众村党委书记沈玉祥说,治理工程实施前,利众村就专门成立了工程管理组,自己担任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加入。这项工程一共4个标段,有1名街道聘请的总监理,2名村聘请的专职监理,此外每个标段都配备了2名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作监督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为保证工程质量,村里每星期都会对施工过的地方和施工中所用的原料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在每周一次的工程例会上提出,商议后立即处理,保证工程安全、快速推进。

“在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明确了各个环节的产权与管理关系,尽可能地让更多村民、基层村级组织都参与进来,形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连片治理的合力。”海宁市“五水共治”办有关负责人说。

村民、村级组织与政府部门有分工、有合作,基层参与治污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利众村,治理生活污水已经成为了一项村规民约。78岁的陆婆婆家率先完成了“前一管一池”的建设,老人说:“要治理河水,每家每户都应该出一份力。不然河水污染严重了,大家用的井水质量也保证不了。”

捏指成拳力量大。海宁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市级抽调13名人员集中办公,各镇(街道)和各行政村也相应组建了工作班子,确保政令畅通。每周一召开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通报进度,解决问题,部署工作,目前例会已召开46次。建立了市分管领导和重点部门联系指导制度,分别结对联系11个镇(街道)和对口指导35个整村的整治工作。先后召开5次现场推进会,学先进、抓质量、推进度,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同时,市级部门一把手在担任村“第一书记”工作中,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重点指导督促工作,合力推进。海宁也将此项工作列为年度考核和星级美丽乡村创建核心指标,加强工作督导,实行周排名、月通报制度。市人大将此项工作列为年度重点议案,持续督促跟进。

上一篇:村生活污水统一治理达标排放
下一篇:化学法废水“零排放”技术
0